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www.szhnbc.com 一、盧梭的懺悔錄的主要內容
《懺悔錄》記載了盧梭從出生到1766年被迫離開圣皮埃爾島之間50多年的生活經歷,。 他歷數(shù)了孩提時寄人籬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寫了他進入社會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聞目睹的種種黑暗和不平,,憤怒地揭露社會的“弱肉強食”、“強權即公理”以及統(tǒng)治階級的丑惡腐朽,。 該書名為“懺悔”,,實則“控訴”、“吶喊”并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卑賤者” 傾注了深切的同情,。 《懺悔錄》是一部別開生面、獨具匠心,、無出其右之作,,小說的問世,開拓了浪漫主義文學的道路,,深刻地影響了19世紀歐洲思想和文學的發(fā)展,。
二、《懺悔錄》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作者:[法]盧梭 類型:自傳 背景搜索 本書成書于1781年—1788年,。作者讓·雅克·盧梭(1712—1778)是法國18世紀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本書是他在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中寫成的一部自傳性作品,。其目的是針對《愛彌爾》出版以來所遭受的惡意咒罵,,為自己進行必要的辯護。盧梭并不打算在生前出版這部作品,,只是在回到巴黎以后給朋友們朗誦過其中的一些篇章,,即便如此,有的人仍然出于心虛或嫉恨橫加阻撓,,甚至到警察局去告發(fā),,要求禁止他的朗誦。但《懺悔錄》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人們之間流傳著,,并在他死后終于得以出版,,而且?guī)缀踉凇皶撋线散發(fā)著油墨味道的時候就震驚了全人類——因為他的思考、真誠和那些不加掩飾的人類的缺點”(馬克思),。 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范希衡、黎星翻譯的《懺悔錄》是較好的譯本,。 內容精要 我將赤裸裸地把一個人的一生剖析給你們看,。這個人便是我—讓·雅克·盧梭。我于1712年生于日內瓦,。父親是個窮鐘表匠,,母親是個牧師的女兒。我一生下來便要了母親的命。我兒時酷愛讀書,,崇拜希臘和羅馬的古人,。我也有不少缺點,嘴饞,,搞過惡作劇,。我性喜柔情寧靜,懷有愛人之心,,并切望被人所愛,。11歲時,我愛過一位22歲的姑娘,,但她并不在意,,我當時十分氣憤。 16歲那年,,我在安那西做學徒時認識了美麗的華倫夫人,。我既是她的學生、朋友,,也是她的情人。后來,,我不甘心做學徒,,便流落到意大利。結果因身無分文而不得不進了都靈的一所宗教收容院,。以后,,我又相繼當過店鋪的伙計和某伯爵夫人的秘書。伯爵夫人臨死時,,我偷了她一條讓我迷戀的小絲帶,,被查獲后,我竟無恥地嫁禍于一位我所鐘愛的女仆,。這件事一直讓我良心不安,。我的另一件丑事,便是難以控制我內心的情欲,。我曾在一僻巷中調戲過打水的姑娘,,被人逮住時,我又靠謊言脫身,。 19歲那年,,我回到了華倫夫人身邊。她積極為我尋找出路,。那是一段平靜的日子,,我在她身邊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我產生了多種興趣,沉迷于數(shù)學,、幾何,、繪畫和音樂。以后,,我完全被音樂所吸引,,無法繼續(xù)我當時的丈量員工作。這時,,華倫夫人向我敞開心扉,,雖年齡懸殊,我們終究成為“情侶”,。 除了音樂外,,我對文學和哲學也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開始注意伏爾泰,,很喜歡他的《哲學書簡》,。其時,我的身體狀況惡化,,不時吐血,,雖經華倫夫人照料,但已失去原先的活力,,我預感死神已近,,更加拼命讀書。 我決心從事音樂研究,,但我新發(fā)明的記譜方法卻遭到法蘭西科學院的否定,,這事令我十分沮喪。與此同時,,我在文學界結交了一些名人,,我認識了狄德羅,與伏爾泰,、布封成了朋友,。其間我一度去威尼斯,擔任法國駐意大利大使的秘書,,雖工作勤懇,,但得罪了一些小人。最終我失望地離開了官場,,恢復了對音樂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活動,。后來,狄德羅因《哲學思想》一文被捕時,,我設法營救他出獄,,我們之間的感情愈益加深,。 1750年,我的一篇應征論文不意獲獎,,并成為巴黎文化界關注的中心,,但同時也招來一些非議。1752年,,歌劇《鄉(xiāng)村卜師》使我一鳴驚人,。國王想召見我,但我為了人格獨立決定不進皇宮,。為此我和狄德羅發(fā)生爭執(zhí),,先前的一些朋友也與我逐漸疏遠。我心情憂郁,,疑心重重,,擔心有人加害于我。此時,,我備感孤獨和空虛,,十分需要另一顆心的溫暖。于是,,我找到了一個伴侶,,名叫戴萊絲。為便于構思,,我和她一起去做了8天的旅行,。 1756年,我結束了在巴黎的生活,,入住一位夫人贈送的“隱士之家”,在那里沉溺于小說創(chuàng)作的狂熱之中,。我遭到了一些非議,,連我尊敬的狄德羅也和我唱起了反調�,!缎聬勐寰_絲》的出版轟動巴黎,,以后又相繼出版了《音樂詞典》和《社會契約論》。但《愛彌爾》的問世給我?guī)砹司薮蟮臑碾y,。到處都有人惡毒地咒罵我,,朋友們紛紛離我而去,“隱士之家”的主人也對我下了逐客令,。 我生活在無邊的黑暗之中,,連人身安全也保證不了。后來,,我不得不躲到一個湖中的小島上去,,但在那里,,人們也只讓我居住了兩個月。我被迫再次流浪,,去迎接吉兇未卜的將來,。 知名篇章 以下選自第9章。盧梭結束在巴黎的生活,,在大自然中找到感情寄托,,并即將投入到小說創(chuàng)作的狂熱之中。 我急于要住進退隱廬,,等不及明媚的春季來臨,,住宅一收拾好,就趕緊搬進去了,。這就引起了霍爾巴赫一伙的一片嗤笑聲,,他們公開預言,我守不了三個月的寂寞,,就會羞慚滿面地回到巴黎,,過跟他們一樣的生活。而我呢,,十五年來都是如魚失水,,現(xiàn)在仿佛又要回到故淵,對他們開的玩笑根本沒有理睬,。自從我不由自主地投身到社交界以來,,我沒有一時一刻忘記我那親愛的沙爾麥特和我在那里度過的甜蜜生活。我感到我生來就是為了退隱和鄉(xiāng)居的,,不可能在別的地方生活得幸福,。在威尼斯,在公務繁忙之中,,在外交使節(jié)的高位之中,,在升官晉爵的驕傲之中;在巴黎,在上流社會的漩渦之中,,在晚宴的口腹享受之中,,在劇院的奪目光彩之中,在虛榮的幻煙迷霧之中;對叢林,、清溪,、幽靜的散步的回憶經常使我分心,勾起我的愁思,,引起我的嗟嘆和憧憬,。過去,凡是我能強制自己去做的那一切工作,,凡是曾使我打起一陣陣精神來的那一切野心勃勃的計劃,,都沒有別的目的,,只是為了有一天能過這種幸福無窮的鄉(xiāng)間逍遙生活,而這種生活,,我此刻正深自慶幸即將到手了,。我原以為只有相當?shù)母辉2拍軐崿F(xiàn)這種生活,現(xiàn)在我誠然沒有發(fā)財,,但是我覺得,,以我這種特殊的地位,無需發(fā)財,,很可以由完全相反的途徑達到同樣的目的,。我沒有一個蘇的年金;但是我有點名聲,有些才氣;我很儉樸,,那些為了不招人非議而必需的開銷又都摒棄了,。除此之外,我雖然懶散,,可當我愿意勤勞的時候,,還是勤勞的;我的懶散不是游手好閑的人的懶散,而是一個獨立不羈的人的懶散,,他只是在愛干活的時候才干活,。我抄樂譜的這個活計,名既不高,,利又不厚,,但是靠得住。社會上很滿意我有勇氣選定這個職業(yè),。我不愁沒有活干,,而且只要我好好地干也就夠維持我的生活�,!多l(xiāng)村卜師》和我其他作品的收入還剩下兩千法郎,,有了這筆存項,我就不至于受窮,。再者,我正在寫幾部作品,,有希望不必向書商索取高價就可以再補充一些收入,,足夠使我能從容工作,不必過分勞累,,甚至還有散步的余暇,。我的小家庭,一共三人,,個個都有事做,,維持生活并不要太大的花費,。總之,,我的收入是跟我的需要和欲望相稱的,,使我有可能按照個人志趣選定的方式過幸福而持久的生活。 (選自《懺悔錄》,,范希衡,、黎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妙語佳句 我在女人跟前經常失敗,,就是由于我太愛她們了,。 僅僅享受到愛情的人,還不能感受到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 我們在所愛的人的身邊,,感情就能充實智慧,正如它能充實心靈一樣,,并不怎么需要在這以外去冥思苦想,。 我所愛的閑逸是兒童的閑逸,他不停地活動著,,卻又什么也不做;是胡思亂想者的閑逸,,浮想聯(lián)翩,而身子卻在呆著,。 閱讀指導 《懺悔錄》是一個平民知識分子在封建專制壓迫面前維護自己的人權和尊嚴的作品,,是對統(tǒng)治階級迫害和污蔑的反擊。盧梭自信比那些攻擊和迫害他的大人先生,、正人君子來得高尚,、誠實自然。他講述自己“本性善良”,,家庭環(huán)境充滿柔情,,古代歷史人物給了他崇高的思想。但是,,社會環(huán)境使他受到了污染,。他偷過東西、撒過謊,、做過損人利己的事,。他想以這樣的敘述說明他著名的人性論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惡的社會環(huán)境卻使人變壞,。他憤怒地揭露那個社會的“弱肉強食”,、“強權即公理”。這部自傳名為“懺悔”,,實則“控訴”,,另一方面,,它對那些被侮辱被損害的卑賤者,也傾注了深切的同情,。 這是一部以極其坦率的風格寫出來的自傳,。盧梭企圖以這種坦然的作風,表明自己高于當時虛偽的封建道德,。而且,,他是站在人性論的立場上,把自己作為“人”的一個標本來進行剖析,、對自我進行熱烈的贊賞的,。為了和宗教的“神道”對立,盧梭竭力推崇自己身上的“人性”,,肯定自己作為人的自然要求,,他以感情豐富自詡,把感情視為個人行動的動力;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把自己一些低劣的沖動和趣味美化為“人性”的動因,。他宣揚以個人為中心、以個人的意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的個人主義人生態(tài)度,。因此,,盧梭對自我和個人的強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與推崇自然人性所相應的是,,盧梭在《懺悔錄》里抒發(fā)了他對大自然的感情。他在那個惡濁的社會里,,總是感到厭惡和苦惱,,而只要他一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他就感到心胸開闊,,精神爽朗,。通過對不少自然美景的描寫,他提出了回到大自然去的口號,。這種對大自然的熱愛,,常常使他的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 強烈的個性解放的精神,、對感情的重視,、對大自然深沉的熱愛,正是這三個方面構成了《懺悔錄》或是盧梭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點,,這些特點對19世紀歐洲的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使他成為這一文學思潮的先驅,。德國詩人歌德說:“盧梭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時代,�,!边@一論斷恰當而高度地評價了盧梭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 閱讀建議 《懺悔錄》是一部以思想深刻而著稱的小說,,但其結構比較松散,,在閱讀時要分清主次。 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www.szhnb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