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www.szhnbc.com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拼音版翻譯閱讀答案辛棄疾
辛棄疾的這首詞大約作于他閑居鉛山期間,。茂嘉是他的堂弟,其事跡未詳,。張惠言《詞選》以為“茂嘉蓋以得罪謫徙,,是故有言。”
別茂嘉十二弟,。鵜鴂,、杜鵑實兩種,見《離騷補注》 lǜ shù tīng tí jué ,。 綠樹聽鵜鴂,。 gèng nǎ kān 、 zhè gū shēng zhù ,, dù juān shēng qiè ,。 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 tí dào chūn guī wú xún chù , kǔ hèn fāng fēi dōu xiē ,。 suàn wèi dǐ ,、 rén jiān lí bié 。 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 mǎ shàng pí pá guān sài hēi ,, gèng cháng mén 、 cuì niǎn cí jīn què ,。 馬上琵琶關(guān)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 kàn yàn yàn ,, sòng guī qiè 。 看燕燕,,送歸妾,。 jiāng jūn bǎi zhàn shēn míng liè 。 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 xiàng hé liáng ,、 huí tóu wàn lǐ , gù rén cháng jué ,。 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yì shuǐ xiāo xiāo xī fēng lěng ,, mǎn zuò yī guān sì xuě ,。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zhèng zhuàng shì ,、 bēi gē wèi chè 。 正壯士,、悲歌未徹,。 tí niǎo huán zhī rú xǔ hèn , liào bù tí qīng lèi cháng tí xuè ,。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shuí gòng wǒ ,, zuì míng yuè ,。 誰共我,醉明月,。 注釋 題下自注:“鵜鴂,、杜鵑實兩種,見《離騷補注》”,。鵜鴂,,指伯勞。 鷓鴣:鳴聲凄切,,如說“行不得也哥哥”。 杜鵑:其聲哀婉,,如說“不如歸去”,。 未抵:比不上。 馬上琵琶:用王昭君出塞事,。 “更長門”句:用陳皇后失寵事,。 將軍:引用漢武帝時李陵。 “向河梁”句:引用李陵別蘇武事,。 “易水”句:引用《史記·刺客列傳》中荊軻刺秦王事,。 如許恨:像上面的許多恨。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翻譯: 聽著綠樹蔭里鵜鴂叫得凄惡,,更令人悲傷不已,。鷓鴣鳥“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剛住,杜鵑又發(fā)出“不如歸去”悲切的號呼,。一直啼到春天歸去再無尋覓處,,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實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來這樁樁件件也抵不上人間生離死的痛楚,。漢代王昭君騎在馬上彈著琵琶,奔向黑沉沉的關(guān)塞荒野,,更有陳皇后阿嬌退居長門別館,,坐著翠碧的宮輦辭別皇宮金闕。春秋時衛(wèi)國莊姜望著燕燕雙飛,,遠送休棄去國的歸老,。 漢代名將李陵身經(jīng)百戰(zhàn),兵敗歸降匈奴而身敗名裂,。到河邊轎頭送別蘇武,,回頭遙望故國遠隔萬里,與故友永遠訣別,。還有荊軻冒著蕭瑟秋風,,慷慨悲歌無盡無歇。啼鳥若知人間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淚,,而總是悲啼著鮮血。如今茂嘉弟遠別,,還有誰與我飲酒共醉賞明月,?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賞析: 這首詞的內(nèi)容和作法與一般的詞不同,其內(nèi)容方面幾乎完全與對茂嘉的送行無關(guān),,而專門羅列古代的“別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層的常規(guī),,事例連貫上下片,,不在分片處分層。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時胸中郁積事多,,有觸而發(fā),非特定題目所能限制,,故同類事件紛至涌集,,而不為普通的詩文格式所束縛。 詞的開頭幾句:“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辈捎昧伺d與賦相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手法,。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說它是“賦”,,因為它寫送別茂嘉,,是在春去夏來的時候,可以同時聽到三種鳥聲,,是寫實,。鵜鴂,一說是杜鵑,,一說是伯勞,,辛棄疾取伯勞之說;說它是“興”,,因為它借聞鳥聲以興起良時喪失,、美人遲暮之感。伯勞在夏至前后出鳴,,故暗用《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意,以興下文“苦恨”句,。鷓鴣鳴聲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鵑傳說為蜀王望帝失國后魂魄所化,常悲鳴出血,,聲像“不如歸去”,。詞同時用這三種悲鳴的鳥聲起興,形成強烈的悲感氣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著“算未抵、人間離別”一句,,是上下文轉(zhuǎn)接的關(guān)鍵。 它把“離別”和啼鳥的悲鳴作一比較,,以抑揚的手法承上啟下,,為下文出的“別恨”作了鋪墊�,!榜R上琵琶關(guān)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兩句,有人認為寫的是兩事:其一指漢元帝宮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韓邪單于離開漢宮的事,;其二指漢武帝的陳皇后失寵時辭別“漢闕”,,幽閉長門宮。也有認為只寫一事的,,謂王昭君自冷宮出而辭別漢闕,。今從多數(shù)注釋本作兩件事看,,“看燕燕,送歸妾”,,寫的是春秋時衛(wèi)莊公之妻莊姜,,“美而無子”,莊公妾戴媯生子完,,莊公死后,,完繼立為君。州吁作亂,,完被殺,,戴媯離開衛(wèi)國�,!对娊�(jīng)·邶風》的《燕燕》詩,,相傳即為莊姜送別戴媯而作�,!皩④姲賾�(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引用了漢代另一個典故。漢李陵抗擊匈奴,,力戰(zhàn)援絕,,勢窮投降,敗其家聲,;他的友人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節(jié)不屈,。后來蘇武得到歸漢機會,,李陵送他有“異域之人,一別長絕”之語,;又世傳李陵《與蘇武詩》,,有“攜手上河梁”、“長當從此別”等句,�,!耙姿捠捨黠L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寫戰(zhàn)國時燕太子丹在易水邊送荊軻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傳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荊軻臨行歌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币陨线@些事都和遠適異國,、不得生還,以及身受幽禁或國破家亡之事有關(guān),,都是極悲痛的“別恨”,。這些故事,寫在與堂弟的一首送別詞中,,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當時沉重,、悲壯之情。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這又是承上啟下的兩句,。句中說啼鳥只解春歸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間的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隨啼聲眼中滴出的不是淚而是血了,。為下句轉(zhuǎn)入送別正題作了省力的鋪墊�,!罢l共我,,醉明月?”承上面兩句轉(zhuǎn)接機勢,,迅速地歸結(jié)到送別茂嘉的事,,點破題目,結(jié)束全詞,,把上面大片凌空馳騁的想象和描寫,,一下子收攏到題中來,有此兩句,,詞便沒有脫離本題,,只是顯得善于大處落墨、別開生面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辛棄疾不愧為宋代一代文豪,! 辛棄疾的這首詞,,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氣氛強烈外,,還得力于它的音節(jié),。它押入聲的曷、黠,、屑,、葉等韻,在“切響”與“促節(jié)”中有很強的摩擦力量,,聲如裂帛,,聲情并至。古人對此詞推崇備至,。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閱讀答案: 1,、這首詞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 (1)與族弟離別的傷感,。 (2)對族弟心懷赤忠卻遭貶謫的同情。 (3)對此去生離死別的擔憂與無奈,。 (4)對自己謫居孤獨,、報國無門的不滿與憤恨。 2,、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BE) A.本詞所用韻腳聲音短促,宜于展示作者傷痛,、悲憤的心情,,令讀者更易與作者激越峭拔的情緒產(chǎn)生共鳴。 B.詞的開篇實寫三種禽鳥悲啼,,一直啼到春歸花謝,,營造濃烈的悲側(cè)氣氛,旨在寄托作者此時的悲傷心情,。 C.上闋連用“昭君出塞”“陳皇后失寵幽居”“莊姜送歸妾”三典,,意圖表明人間離別之悲遠比自然之哀更加切峻。 D.下闋使用“李陵兵敗投降”“荊軻易水訣別”二典,,意蘊深遠,。將軍百戰(zhàn),壯士悲歌,,更烘托慷慨悲壯之情,。 E.詞末“誰共我,醉明月,?”生無疑之問,,虛寫與茂嘉相別之后鳥啼亦絕,作者凄然獨酌,傷感無人相伴,。 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www.szhnb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