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www.szhnbc.com 列女傳原文和翻譯
原文 : 宿瘤女者,齊東郭采桑之女,,閔王之后也,。項有大瘤,故號曰宿瘤,。初,,閔王出游,至東郭,,百姓盡觀,,宿瘤女采桑如故,王怪之,,召問曰:“寡人出游,,車騎甚眾,百姓無少長皆棄事來觀,,汝采桑道旁,,曾不一視,何也,?”對曰:“妾受父母教采桑,,不受教觀大王�,!蓖踉唬骸按似媾�,,惜哉宿瘤!”女曰:“婢妾之職,,屬之不二,,予之不忘,中心謂何,宿瘤何傷,?”王大悅之曰:“此賢女也,。”命后車載之,,女曰:“賴大王之力,,父母在內,使妾不受父母之教,,而隨大王,,是奔女也,大王又安用之,?”王大慚,,曰:“寡人失之�,!庇衷唬骸柏懪欢Y不備,,雖死不從�,!庇谑峭跚矚w,,使使者加金百鎰,往聘迎之,,父母驚惶,,欲洗沐,加衣裳,,女曰:“如是見王,,則變容更服,不見識也,,請死不往,。”于是如故,,隨使者,,閔王歸見諸夫人,告曰:“今日出游,,得一圣女,,今至斥汝屬矣�,!敝T夫人皆怪之,,盛服而衛(wèi),遲其至也,,宿瘤,,駭,,宮中諸夫人皆掩口而笑,左右失貌,,不能自止,,王大慚曰:“且無笑不飾耳。夫飾與不飾,,固相去十百也,。”女曰:“夫飾與不飾,,相去千萬,,尚不足言,何獨十百也,!”王曰:“何以言之,?”對曰:“性相近,習相遠也,。昔者堯舜桀紂,,俱天子也,。堯舜自飾以仁義,,雖為天子,安于節(jié)儉,,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后宮衣不重采,,食不重味,。至今數(shù)千歲,天下歸善焉,。桀紂不自飾以仁義,,習為苛文,造為高臺深池,,后宮蹈綺縠,,弄珠玉,意非有饜時也,。身死國亡,,為天下笑,至今千余歲,,天下歸惡焉,。由是觀之,飾與不飾,,相去千萬,,尚不足言,,何獨十百也�,!庇谑侵T夫人皆大慚,,閔王大感,立瘤女以為后,。出令卑宮室,,填池澤,損膳減樂,,后宮不得重采,。期月之間,化行鄰國,,諸侯朝之,,侵三晉,懼秦楚,,立帝號,。閔王至于此也,宿瘤女有力焉,。及女死之后,,燕遂屠齊,閔王逃亡,,而弒死于外,。君子謂宿瘤女通而有禮。詩云:“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贝酥^也。 頌曰: 齊女宿瘤,,東郭采桑,,閔王出游,不為變常,,王召與語,,諫辭甚明,卒升后位,,名聲光榮,。 翻譯 : 宿瘤女的,北齊東采桑的女兒,,閔王的后裔,。項有大腫瘤,,所以稱為宿瘤。當初,,閔王出外游玩,,到東,百姓都看,,宿瘤女采桑照舊,,王奇怪的,召問:“我出去游玩,,車騎很多,,百姓無論老少都放棄了工作來觀察,你采桑道旁,,不曾一看,,為什么呢?”回答說:“我接受父母教采桑,,不受教育觀大王,。”王說:“這奇女子的,,可惜在腫瘤,!”她說:“婢妾的職責,屬的個體,,我不會忘記,,中心是什么,,在腫瘤有什么關系,?”王非常高興的說:“這是你的�,!弊尯竺娴能嚿系�,,女孩說:“靠了大王的力量,父母在里面,,讓我不受父母的教,,而隨著大王,這是到你的,,大王又怎么用的,?“王大為慚愧,說:“我失去的,�,!坝謫枺骸柏懪欢Y儀不完備,即使死了也不同意,�,!庇谑峭跖汕不�,,派使者加一百鎰金,去訪問迎接他,,父母驚慌,,想洗洗頭,加衣裳,,女孩說:“像是見到王,,就變容改服,不認識的',,我死也不去,。”于是照舊,,隨使者,,閔王回去見他的夫人,報告說:“今天出游,,找到一個圣女,,現(xiàn)在到排斥你寫了。所有人都奇怪的”,,盛裝而衛(wèi),,慢的目的,在腫瘤,,害怕,,宮中諸人都捂著嘴笑,左右失去容貌,,不止,,王很慚愧地說:“而且沒有笑不掩飾罷了。那裝飾與不裝飾,,固然相距十老了,。”她說:“那裝飾與不裝飾,,相距千萬,,還不能說,為什么只有十倍百倍的,!”王說:“怎么說的,?”回答說:“性相近,學習相遠的,。過去堯舜桀紂,,都是天子的。堯,、舜從裝飾用仁義,,雖然是天子,,安于節(jié)儉,茅草不剪,,屋椽不加工,,后宮衣裳不重采,不會對食物,。至今幾千年,,天下歸善呢。桀,、紂不粉飾自己用仁義,,學習是苛刻文,制造高臺深池,,后宮踐踏綾羅綢緞,,弄珠玉,意思不是有滿足時的,。身死國亡,,為天下人恥笑,到現(xiàn)在一千多歲,,天下歸壞了,。由此看來,裝飾與不裝飾,,相距千萬,,還不能說,為什么只有十倍百倍的,�,!庇谑侵T夫人都非常慚愧,閔王十分感激,,建立腫瘤婦女認為后,。出令卑宮室,,填池塘,,減少膳食減少快樂,后宮不能重采,。一個月的時間,,推行鄰國,諸侯朝見的,,侵犯三晉,,害怕秦國和楚國,立皇帝的稱號,。閔王到這的,,宿瘤女有力量了,。當你死后,燕王于是屠夫齊,,閔王逃亡,,而殺死在外面。君子認為宿瘤女通而有禮,�,!对娊�(jīng)》上說:“菁菁的莪,在他們中間阿,,既見君子,,快樂要有儀式�,!本褪沁@個意思,。 頌曰: 齊女宿瘤,東郭采桑,,閔王出游,,不為變常,王召與語,,諫辭甚明,,卒升后位,名聲光榮,。 齊女宿瘤,,東采桑,閔王出外游玩,,不做改變常,,王召他談話,諫辭十分明顯,,最后登上皇后之位,,名聲榮耀。
后漢書·列傳·列女傳原文及翻譯
鮑宣妻 王霸妻 姜詩妻 周郁妻 曹世叔妻 樂羊子妻 程文矩妻 孝女曹娥 許升妻 袁隗妻 龐淯母 劉長卿妻 皇甫規(guī)妻 陰瑜妻 盛道妻 孝女叔先雄 董祀妻 《詩》,、《書》之言女德尚矣,。若夫賢妃助國君之政,哲婦隆家人之道,,高士弘清淳之風,,貞女亮明白之節(jié),則其徽美未殊也,,而世典咸漏焉,。故自中興以后,綜其成事,述為《列女篇》,。如馬,、鄧、梁后,,別見前紀,;梁D423、李姬,,各附家傳,。若斯之類,并不兼書,。余但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專在一操而已。 勃海鮑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嘗就少君父學,,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裝送資賄甚盛,。宣不悅,,謂妻曰:“少君生富驕,習美飾,,而吾實貧賤,,不敢當禮�,!逼拊唬骸按笕艘韵壬薜率丶s,,故使賤妾侍執(zhí)巾櫛。即奉承君子,,唯命是從,。”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xiāng)里。拜姑禮畢,,提甕出汲,修行婦道,鄉(xiāng)邦稱之,。 宣,,哀帝時官至司隸校尉。子永,,中興初為魯郡太守,。永子昱從容問少君曰:“太夫人寧復識挽鹿車時不?”對曰:“先姑有言:‘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吾焉敢忘乎,!”永,、昱已見前傳。 太原王霸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霸少立高節(jié),光武時連征,,不仕,。霸已見《逸人傳》。妻亦美志行,。初,,霸與同郡令狐子伯為友,后子伯為楚相,,而其子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書于霸,車馬服從,,雍容如也,。霸子時方耕于野,聞賓至,,投耒而歸,,見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視,。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臥不起,。妻怪問其故,,始不肯告,妻請罪,,而后言曰:“吾與子伯素不相若,,向見其子容服甚光,舉措有適,而我兒曹蓬發(fā)歷齒,,未知禮則,,見客而有慚色。父子恩深,,不覺自失耳,。”妻曰:“君少修清節(jié),,不顧榮祿,。今子伯之貴孰與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慚兒女子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終身隱遁。 廣漢姜詩妻者,,同郡龐盛之女也,。詩事母至孝,妻奉順尤篤,。母好飲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溯流而汲,。后值風,,不時得還,母渴,,詩責而遣之,。妻乃寄止鄰舍,晝夜紡績,,市珍羞,,使鄰母以意自遺其姑。如是者久之,,姑怪問鄰母,,鄰母具對。姑感慚呼還,,恩養(yǎng)愈謹,。其子后因遠汲溺死,妻恐姑哀傷,,不敢言,,而托以行學不在。姑嗜魚會,,又不能獨食,,夫婦常力作供會,,呼鄰母共之。舍側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輒出雙鯉魚,,常以供二母之膳,。赤眉散賊經(jīng)詩里,弛兵而過,,曰“驚大孝必觸鬼神,。”時歲荒,,賊乃遺詩米肉,,受而埋之,比落蒙其安全,。 永平三年,,察孝廉,顯宗詔曰:“大孝入朝,,凡諸舉者一聽平之,。”由是皆拜郎中,。詩尋除江陽令,,卒于官。所居治,,鄉(xiāng)人為立祀,。 沛郡周郁妻者,同郡趙孝之女也,,字阿,。少習儀訓,閑于婦道,,而郁驕淫輕躁,,多行無禮。郁父偉謂阿曰:“新婦賢者女,,當以道匡夫,。郁之不改,新婦過也,�,!卑荻苊酥^左右曰:“我無樊,、衛(wèi)二姬之行,,故君以責我,。我言而不用,君必謂我不奉教令,,則罪在我矣,。若言而見用,是為子違父而從婦,,則罪在彼矣,。生如此,亦何聊哉,!”乃自殺,。莫不傷之。 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學高才。世叔早卒,,有節(jié)行法度,。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臧書閣踵而成之,。帝數(shù)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每有貢獻異物,輒詔大家作賦頌,。及鄧太后臨朝,,與聞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關內侯,,官至齊相。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于閣下,從昭受讀,,后又詔融兄續(xù)繼昭成之,。 永初中,太后兄大將軍鄧騭以母憂,,上書乞身,,太后不欲許,,以問昭。昭因上疏曰: 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門而開四聰,,采狂夫之瞽言,納芻蕘之謀慮,。妾昭得以愚朽,,身當盛明,,敢不披露肝膽,,以效萬一!妾聞謙讓之風,,德莫大焉,,故典墳述美,神祇降福,。昔夷,、齊去國,天下服其廉高,;太伯違B723,,孔子稱為三讓。所以光昭令德,,揚名于后世者也,。《論語》曰:“能以禮讓為國,,于從政乎何有,!”由是言之,推讓之誠,,其致遠矣,。今四舅深執(zhí)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靜,,拒而不許;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誠恐推讓之名不可再得,。緣見逮及,故敢昧死竭其愚情,。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蟲蟻之赤心,。 太后從而許之。于是騭等各還里第焉,。 作《女誡》七篇,,有助內訓。其辭曰: 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寵,賴母師之典訓,。年十有四,,執(zhí)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載矣,。戰(zhàn)戰(zhàn)兢兢,,常懼絀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夙夜劬心,勤不告勞,,而今而后,,乃知免耳。吾性疏頑,,教道無素,,恒恐子穀負辱清朝。圣恩橫加,,猥賜金紫,,實非鄙人庶幾所望也。男能自謀矣,,吾不復以為憂也,。但傷諸女方當適人,而不漸訓誨,,不聞婦禮,,懼失容它門,取恥宗族,。吾今疾在沈滯,,性命無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悵,。間作《女誡》七章,愿諸女各寫一通,,庶有補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勖勉之,! 卑弱第一,。古者生女三日,臥之床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臥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磚,,明其習勞,,主執(zhí)勤也。齋告先君,,明當主繼祭祀也,。三者蓋女人之常道,禮法之典教矣,。謙讓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晚寢早作,,勿憚夙夜,,執(zhí)務私事,不辭劇易,,所作必成,,手跡整理,是謂執(zhí)勤也,。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靜自守,,無好戲笑,,潔齊酒食,以供祖宗,,是謂繼祭祀也,。三者茍備,,而患名稱之不聞,黜辱之在身,,未之見也,。三者茍失之,何名稱之可聞,,黜辱之可遠哉,! 夫婦第二。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jié)也,。是以《禮》貴男女之際,《詩》著《關睢》之義,。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以事夫,。夫不御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闕,。方斯二事,其用一也,。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婦之不可不御,威儀之不可不整,,故訓其男,,檢以書傳。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禮義之不可不存也,。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數(shù)乎,!《禮》,,八歲始教之書,十五而至于學矣。獨不可依此以為則哉,! 敬慎第三,。陰陽殊性,男女異行,。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故鄙諺有云:“生男如狼,猶恐其B573,;生女如鼠,,猶恐其虎�,!比粍t修身莫若敬,,避強莫若順。故曰敬順之道,,婦人之大禮也,。夫敬非它,持久之謂也,;夫順非它,,寬裕之謂也。持久者,,知止足也,;寬裕者,尚恭下也,。夫婦之好,終身不離,。房室周旋,,遂生C841黷。C841黷既生,,語言過矣,。語言既過,縱恣必作,。縱恣既作,,則侮夫之心生矣,。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者不能不爭,,曲者不能不訟。訟爭既施,,則有忿怒之事矣,。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侮夫不節(jié),,譴呵從之,;忿怒不止,楚撻從之,。夫為夫婦者,,義以和親,恩以好合,,楚撻既行,,何義之存?譴呵既宣,,何恩之有,?恩義俱廢,夫婦離矣,。 婦行第四,。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夫云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婦容,不必顏色美麗也,;婦功,,不必工巧過人也。清閑貞靜,,守節(jié)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后言,,不厭于人,,是謂婦言。EEC2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專心紡績,不好戲笑,,潔齊酒食,,以奉賓客,是謂婦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然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遠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贝酥^也,。 專心第五�,!抖Y》,,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離也,。行違神祇,天則罰之,;禮義有愆,,夫則薄之。故《女憲》曰:“得意一人,,是謂永畢,;失意一人,是謂永訖�,!庇伤寡灾�,,夫不可不求其心。然所求者,,亦非謂佞媚茍親也,,固莫若專心正色。禮義居潔,,耳無涂聽,,目無邪視,出無冶容,,入無廢飾,,無聚會群輩,無看視門戶,,此則謂專心正色矣,。若夫動靜輕脫,視聽陜輸,,入則亂發(fā)壞形,,出則窈窕作態(tài),說所不當?shù)�,,觀所不當視,,此謂不能專心正色矣。 曲從第六,。夫“得意一人,,是謂永華;失意一人,,是謂永訖”,,欲人定志專心之言也。舅姑之心,,豈當可失哉,?物有以恩自離者,亦有以義自破者也,。夫雖云愛,,舅姑云非,此所謂以義自破者也,。然則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從矣。姑云不爾而是,,固宜從令,;姑云爾而非,,猶宜順命。勿得違戾是非,,爭分曲直,。此則所謂曲從矣。故《女憲》曰:“婦如影響,,焉不可賞,!” 和叔妹第七。婦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愛已也,;舅姑之愛已,由叔妹之譽已也,。由此言之,,我臧否譽毀,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復不可失也。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親,,其蔽也哉!自非圣人,,鮮能無過,!故顏子貴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貳,,而況婦人者也,!雖以賢女之行,聰哲之性,,其能備乎,!是故室人和則謗掩,外內離則惡揚,。此必然之勢也,。《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贝酥^也。夫嫂妹者,,體敵而尊,,恩疏而義親。若淑媛謙順之人,,則能依義以篤好,,崇恩以結援,使徽美顯章,,而瑕過隱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聲譽曜于邑鄰,,休光延于父母。若夫蠢愚之人,,于嫂則托名以自高,,于妹則因寵以驕盈。驕盈既施,,何和之有,!恩義既乖,何譽之臻,!是以美隱而過宣,,姑忿而夫慍,毀訾布于中外,,恥辱集于厥身,,進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斯乃榮辱之本,,而顯否之基也�,?刹簧髟�,!然則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謙順矣,。謙則德之柄,,順則婦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詩》云:“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其斯之謂也,。 馬融善之,,令妻女習焉,。 昭女妹曹豐生,亦有才惠,,為書以難之,,辭有可觀。 昭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素服舉哀,,使者監(jiān)護喪事。所著賦,、頌,、銘、誄,、問,、注、哀辭,、書,、論、上疏,、遺令,,凡十六篇。子婦丁氏為撰集之,,又作《大家贊》焉,。 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慚,乃捐金于野,,而遠尋師學,。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 成于機杼,, 一B377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己,,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yè),,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養(yǎng)姑,,又遠饋羊子,。 嘗有它舍雞謬入園中,姑盜殺而食之,,妻對雞不餐而泣,。姑怪問其故。妻曰:“自傷居貧,,使食有它肉,。”姑竟棄之,。 后盜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聞,,操刀而出,。盜人曰:“釋汝刀從我者可全,不從我者,,則殺汝姑,。”妻仰天而嘆,,舉刀刎頸而死,。盜亦不殺其姑。太守聞之,,即捕殺賊盜,,而賜妻縑帛,,以禮葬之,號曰“貞義”,。 漢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為安眾令,,喪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毀日積,,而穆姜慈愛溫仁,,撫字益隆,衣食資供,,皆兼倍所生,。或謂母曰:“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別居以遠之,?”對曰:“吾方以義相導,使其自遷善也,�,!奔扒捌揲L子興遇疾困篤,母惻隱自然,,親調藥膳,,恩情篤密。興疾久乃瘳,,于是呼三弟謂曰:“繼母慈仁,,出自天受。吾兄弟不識恩養(yǎng),,禽獸其心,。雖母道益隆,我曹過惡亦已深矣,!”遂將三弟詣南鄭獄,,陳母之德,狀己之過,,乞就刑辟,。縣言之于郡,郡守表異其母,,蠲除家徭,,遣散四子,許以修革,。自后訓導愈明,,并為良士。 穆姜年八十余卒,。臨終敕諸子曰:“吾弟伯度,,智達士也。所論薄葬,,其義至矣,。又臨亡遺令,賢圣法也,。令汝曹遵承,勿與俗同,,增吾之累,。”諸子奉行焉,。 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于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為立碑焉。 吳許升妻者,,呂氏之女也,,字榮。升少為博徒,不理操行,,榮嘗躬勤家業(yè),,以奉養(yǎng)其姑。數(shù)勸升修學,,每有不善,,輒流涕進規(guī)。榮父積忿疾升,,乃呼榮欲改嫁之,。榮嘆曰:“命之所遭,義無離貳,!”終不肯歸,。升感激自厲,乃尋師遠學,,遂以成名,。尋被本州辟命,行至壽春,,道為盜所害,。刺史尹耀捕盜得之。榮迎喪于路,,聞而詣州,,請甘心仇人。耀聽之,。榮乃手斷其頭,,以祭升靈。后郡遭寇賊,,賊欲犯之,,榮逾垣走,賊拔刀追之,。賊曰:“從我則生,,不從我則死�,!睒s曰:“義不以身受辱寇虜也,!”遂殺之。是日疾風暴雨,,雷電晦冥,,賊惶懼叩頭謝罪,乃殯葬之,。 汝南袁隗妻者,,扶風馬融之女也,,字倫。隗已見前傳,。倫少有才辯,。融家世豐豪,裝遣甚盛,。及初成禮,,隗問之曰:“婦奉箕帚而已,何乃過珍麗乎,?”對曰:“慈親垂愛,,不敢逆命。君若欲慕鮑宣,、梁鴻之高者,,妾亦請從少君、孟光之事矣,�,!壁笥衷唬骸暗芟刃峙e,世以為笑,。今處姊未適,,先行可乎?”對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茍然而已,。”又問曰:“南郡君學窮道奧,,文為辭宗,,而所在之職,輒以貨財為損,,何邪,?”對曰:“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毀,;子路至賢,,猶有伯寮之訴。家君獲此,,固其宜耳,。”隗默然不能屈,,帳外聽者為慚,。隗既寵貴當時,,倫亦有名于世。年六十余卒,。 倫妹芝,,亦有才義。少喪親長而追感,,乃作《申情賦》云,。 酒泉龐BF73母者,趙氏之女也,,字娥,。父為同縣人所殺,而娥兄弟三人,,時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賀,以為莫己報也,。娥陰懷感憤,,乃潛備刀兵,常帷車以候仇家,。十余年不能得,。后遇于都亭,刺殺之,。因詣縣自首,。曰:“父仇已報,請就刑戮,�,!钡摳iL尹嘉義之,解印緩欲與俱亡,。娥不肯去,。曰:“怨塞身死,妾之明分,;結罪理獄,,君之常理。何敢茍生,,以枉公法,!”后遇赦得免。州郡表其閭,。太常張奐嘉嘆,,以束帛禮之。 沛劉長卿妻者,,同郡桓鸞之女也,。鸞已見前傳,。生一男五歲而長卿卒,妻防遠嫌疑,,不肯歸寧,。兒年十五,晚又夭歿,。妻慮不免,,乃豫刑其耳以自誓。宗婦相與愍之,,共謂曰:“若家殊無它意,;假令有之,猶可因姑姊妹以表其誠,,何貴義輕身之甚哉,!”對曰:“昔我先君五更,學為儒宗,,尊為帝師,。五更已來,歷代不替,,男以忠孝顯,,女以貞順稱�,!对姟吩疲骸疅o忝爾祖,,聿修厥德�,!且栽プ孕碳�,,以明我情�,!迸嫦嗤跫献喔咝校@其門閭,,號曰“行義桓B341”,,縣邑有祀必E122焉。 安定皇甫規(guī)妻者,,不知何氏女也,。規(guī)初喪室家,后更娶之,。妻善屬文,,能草書,時為規(guī)答書記,,眾人怪其工,。及規(guī)卒時,,妻年猶盛而容色美。后董卓為相國,,承其名,,娉以軿輜百乘,馬二十匹,,奴婢錢帛充路,。妻乃輕服詣卓門,跪自陳清,,辭甚酸愴,。卓使傅奴侍者悉拔刀圍之,而謂曰:“孤之威教,,欲令四海風靡,,何有不行于一婦人乎?”妻知不免,,乃立罵卓曰:“君羌胡之種,,毒害天下,猶未足邪,!妾之先人,,清聽奕世�,;矢κ衔奈渖喜�,,為漢忠臣。君親非其趣使走吏乎,?敢欲行非禮于爾君夫人邪,!”卓乃引車庭中,以其頭縣軛,,鞭撲交下,。妻謂持杖者曰:“何不重乎?速盡為惠,�,!彼焖儡囅隆:笕藞D畫,,號曰“禮宗”云,。 南陽陰瑜妻者,潁川荀爽之女也,,名采,,字女荀。聰敏有才藝,。年十七,,適陰氏,。十九產(chǎn)一女,而瑜卒,。采時尚豐少,,常慮為家所逼,自防御甚固,。后同郡郭奕喪妻,,爽以采許之,因詐稱病篤,,召采,。既不得已而歸,懷刃自誓,。爽令傅婢執(zhí)奪其刃,,扶抱載之,猶憂致憤激,,敕衛(wèi)甚嚴,。女既到郭氏,乃偽為歡悅之色,,謂左右曰:“我本立志與陰氏同穴,,而不免逼迫,遂至于此,,素情不遂,,奈何?”乃命使建四燈,,盛裝飾,,請奕入相見,共談,,言辭不輟,。奕敬憚之,遂不敢逼,,至曙而出,。采因敕令左右辦浴。既入室而掩戶,,權令侍人避之,以粉書扉上曰:“尸還陰,�,!薄瓣帯弊治醇俺桑瑧钟衼碚�,,遂以衣帶自縊,。左右玩之不為意,,比視,已絕,,時人傷焉,。 犍為盛道妻者,同郡趙氏之女也,,字媛姜,。建安五年,益部亂,,道聚眾起兵,,事敗,夫妻執(zhí)系,,當死,。媛姜夜中告道曰:“法有常刑,必無生望,。君可速潛逃,,建立門戶,妾自留獄,,代君塞咎,。”道依違未從,。媛姜便解道桎梏,,為赍糧貨。子翔時年五歲,,使道攜持而走,。媛姜代道持夜,應對不失,。度道已遠,,乃以實告吏,應時見殺,。道父子會赦得歸,。道感其義,終身不娶焉,。 孝女叔先雄者,,犍為人也。父泥和,,永建初為縣功曹,。縣長遣泥和拜檄謁巴郡太守,乘船D926湍水物故,,尸喪不歸,。雄感念怨痛,號泣晝夜,,心不圖存,,常有自沉之計。所生男女二人,,并數(shù)歲,,雄乃各作囊,盛珠環(huán)以系兒,,數(shù)為訣別之辭,。家人每防閑之,經(jīng)百許日后稍懈,,雄因乘小船,,于父D926處慟哭,遂自投水死,。弟賢,,其夕夢雄告之:“卻后六日,當共父同出,�,!敝疗谒胖c父相持,,浮于江上,。郡縣表言,,為雄立碑,,圖象其形焉。 陳留董祀妻者,,同郡察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于音律。適河東衛(wèi)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于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 祀為屯田都尉,,犯法當死,文姬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坐者滿堂,,操謂賓客曰:“蔡伯喈之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奔拔募нM,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操曰:“誠實相矜,然文狀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時且寒,賜以頭巾履襪,。操因問曰:“聞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賜書四千許卷,,流離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誦憶,,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當使十吏就夫人寫之�,!蔽募г唬骸版勀信畡e,,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于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 后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其辭曰: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馬邊縣男頭,,馬后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今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機微間,,輒言斃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復惜性命,不堪其詈罵,�,;虮慵娱⒄龋就磪⒉⑾�,。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xiāng)里,,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叭搜阅府斎�,,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號泣手撫摩,當發(fā)復回疑,。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觀者皆DF4F欷,,行路亦鳴咽。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念我出腹子,,匈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城郭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白骨不知誰,,從橫莫覆蓋。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厲,。流離成鄙賤,�,?謴途鑿U,。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其二章曰: 嗟薄祐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門戶單。身執(zhí)略兮入西關,,歷險阻兮之羌蠻,。山谷眇兮路曼曼,眷東顧兮但悲嘆,。冥當寢兮不能安,,饑當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C55B不干,,薄志節(jié)兮念死難,雖茍活兮無形顏,。惟彼方兮遠陽精,,陰氣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塵冥冥,,有草木兮春不榮,。人似禽兮食臭腥,言兜離兮狀窈停,。歲聿幕兮時邁征,,夜悠長兮禁門扃。不能寐兮起屏菅,,登胡殿兮臨廣庭,。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風厲兮肅泠泠,。胡笳動兮邊馬鳴,,孤雁歸兮聲嚶嚶。樂人興兮彈琴箏,,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匈憤盈,欲舒氣兮恐彼驚,,含哀咽兮涕沾頸,。家既迎兮當歸寧,臨長路兮捐所生,。兒呼母兮號失聲,,我掩耳兮不忍聽,。追持我兮走煢煢,頓復起兮毀顏形,。還顧之兮破人情,,心怛絕兮死復生。 贊曰:端操有蹤,,幽閑有容,。區(qū)明風烈,昭我管彤,。 后漢書·列傳·列女傳翻譯 (鮑宣妻,、王霸妻、姜詩妻,、周郁妻,、曹世叔妻、樂羊子妻,、程文矩妻,、孝女曹娥、吳許升妻,、袁隗妻,、龐淯母、劉長卿妻,、皇甫規(guī)妻,、陰瑜妻、盛道妻,、孝女叔先雄,、董祀妻) 《詩經(jīng)》《尚書》論述婦女品德由來已久了。至于賢惠的后妃幫助國君處理政事,,聰明的婦女興隆治家之道,,高潔之士弘揚清廉淳厚的風氣,貞潔的婦女彰明清白的操守,,那么他們的美德沒什么不同,,然而歷代的典籍都遺漏這方面的記載。所以自中興以來,,婦女們的現(xiàn)成事跡綜合到一起,,撰成《列女篇》。像馬皇后,、鄧皇后,、梁皇后另外記載在前面的《皇后記》,梁媳,、李姬各自附在家傳中,,像這種情況一并不再敘述,。其他人僅搜求排比其中文才品行尤其出類拔萃的人,不一定著眼于操守一方面而已,。 鮑宣妻傳,,勃海鮑宣之妻,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jīng)在少君的父親那里學習,父親認為他清苦,,所以把女兒嫁給他,,嫁妝及資財很多。鮑宣不高興,,對妻說:“少君生于富家,,有驕氣,習慣于美麗的打扮,,可我實在貧賤,,不敢當這樣的禮物�,!逼拚f:“我家大人認為先生修德守約,,所以使賤妾侍執(zhí)巾櫛。既然嫁給了你,,那就一切聽從你的安排,�,!滨U宣笑道:“能這樣,,這是我的志向�,!逼薇闳繗w還侍御服飾,,換穿短布衣裳,與鮑宣一起挽鹿車回到鄉(xiāng)里,。行拜姑之禮畢,,提著甕子打水。修行婦道,,鄉(xiāng)邦之人稱贊她,。鮑宣,哀帝時官做到司隸校尉,。兒子鮑永,,中興初年做魯郡太守。鮑永的兒子鮑昱從容問少君道“:太夫人還記得挽鹿車時的情況嗎,?”答道:“先姑有句話:‘存不忘亡,,安不忘危,。’我怎敢忘呢,?”鮑永,、鮑昱已見前傳。 王霸妻傳,,太原王霸之妻,,不知是哪家的女子。王霸少時立高節(jié),,光武時,,連續(xù)召他不出來做官。霸的事跡已見《逸民傳》,。妻子也有美好的志行,。起初,王霸與同郡令狐子伯做朋友,,后來子伯做了楚相,,而他的兒子做了功曹。子伯就使兒子送信給王霸,,車馬服飾仆從雍容華貴的樣子,。霸的兒子這時在田野耕種,聽說客人來了,,丟下耒就回來,,見了令狐之子,沮喪慚愧不敢抬頭看人,。王霸見了,,有愧色,客人離開而久臥不起床,。妻子感到奇怪,,問為什么。開始不肯說,,妻請罪,,爾后說道“:我和子伯素來不一般,剛才看見他的兒子容貌服飾很有光彩,,舉止行動很合適,,可我的兒子蓬發(fā)厲齒,不懂禮節(jié)規(guī)則,,見客時有慚愧之色,。父子之恩情太深,不覺自己有些丟人�,!逼拚f:“你少修清高氣節(jié),,不顧榮譽俸祿。現(xiàn)在子伯的貴氣哪比得上你的清高,?怎么忘了你的宿志而為兒子慚愧呢,?”王霸屈起而笑道“:有這種事嗎?”于是就一道終身隱居不出,。 姜詩妻傳,,廣漢姜詩之妻,同郡龐盛之女,。姜詩事母極孝順,,妻子奉順更厚。母親喜歡飲江水,,水離家六七里,,妻常逆流而去汲水。后來遇到風,,不能按時回家,,母親口渴,姜詩責備妻子而遣她還家,。妻便寄居在鄰家,,晝夜紡績,買些好菜,,使鄰母以意自送給婆婆,。像這樣做了好久,婆婆感到奇怪便問鄰母,,鄰母如實相告,。婆婆感到慚愧將她叫回來,恩養(yǎng)更加勤謹,。她的兒子后來因為到遠處汲水淹死,,妻怕婆婆哀傷,,不敢講,,而假稱上學去了不在家。婆婆喜吃魚魚會,,又不能單獨吃,,夫婦常努力勞作以供魚魚會,喊鄰母共吃,,房舍旁邊忽有涌泉,,味與江水相同,每天早上就出現(xiàn)一雙鯉魚,常用來供兩個婆婆吃,。赤眉軍的散兵經(jīng)過姜詩的鄉(xiāng)里,,說道:“驚動大孝之人一定觸犯鬼神�,!碑敃r年歲饑荒,,賊就送一些米肉給姜詩,姜詩受而埋起來,,近藩也保了安全,。永平三年(60),察孝廉,,顯宗下詔說“:大孝之人入朝,,所有舉報者一概聽他平定�,!睆拇硕及轂槔芍�,。姜詩不久授職江陰令,死在官位,。所居之地,,鄉(xiāng)人替他立祭祀。 周郁妻傳,,沛郡周郁之妻,,同郡趙孝之女,字阿,。少年時學習禮儀古訓,,習于婦女之道,可周郁驕傲懶惰輕躁,,多做無禮之事,。周郁之父周偉對趙阿說“:新婦是賢者之女,當用正道糾正丈夫,。周郁不改過,,是新婦之過�,!壁w阿拜而受命,,退下對左右的人說:“我沒有楚國的樊姬、齊國之衛(wèi)姬的品行,,所以公公責備我,,我說了而他不聽,公公必說我不奉教令,,那么罪在我了,。如果說了而管用,,這就是兒子違背父親而聽從婦人,那么罪在他了,。人生如此,,有什么意思!”于是自殺,。當時的人沒有不同情她,。 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的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兒,。名叫昭,字惠班,,又名姬,,學問廣博,很有才干,。世叔死得早,,班昭氣節(jié)品行很好,舉動很合禮法,。哥哥班固,,著有《漢書》,只是八表和《天文志》沒寫完就死了,,和帝命令班昭到東觀藏書閣接著寫成它,。皇帝多次召昭進宮,,讓皇后諸貴人拜班昭為老師,,叫做“大家(gū)”,每逢各地貢獻珍貴物品,,就叫“大家”寫賦贊揚,。到了鄧太后臨朝聽政時,讓班昭參與政事的處理,。認為班昭很勤勉,,特地破例封班昭的兒子曹成為關內侯,官做到齊國的宰相,。當時《漢書》才出來,,許多人讀不懂,同郡馬融拜伏在閣下,,向班昭學習讀《漢書》,;后來皇帝又下詔書叫馬融的哥哥馬續(xù)接著班昭把書寫完,。永初年間,,太后的哥哥大將軍鄧騭因為母親去世請求退休,太后不打算批準,征問班昭,,班昭就上疏道“:臣下認為皇太后陛下,,自身品德很完美,隆行唐,、虞般的朝政,,廣開言路,聽狂夫,、瞽叟之方,,納山野村夫之見。臣妾以愚昧之才,,處在圣明的時代,,敢不把肝膽之言,報效皇恩于萬一,。我聽說自古謙讓之風是很高的品德,。所以古書記載,神明降福,。從前伯夷,、叔齊兄弟讓國,天下佩服他們風格很高,;太伯讓位給弟弟,,孔子再三稱贊。 這就是品德高尚,,揚名后世的緣故,。《論語》上說:‘能用禮讓治國,,對從政有什么難呢,?’這樣看來,推讓之風,,意義十分深遠�,,F(xiàn)在四舅大將軍堅行忠孝之道,要求引退,,而陛下考慮邊陲還不安靖,,拒不同意,如果以后因為些小錯誤,,掩蓋了今天的美德,,只怕推讓的名聲就再也難得了。這是小人之見,,敢冒著危險表述出來,。自知言不足取,,只是表示蟲蟻的一顆紅心罷了�,!碧笸�,,于是鄧騭等人告老還鄉(xiāng)了。班昭作《女誡》七篇,,對宮內婦女的教育很有幫助,。七篇就是:卑弱第一,夫婦第二,,敬慎第三,,婦行第四,專心第五,,曲從第六,,和叔妹第七。馬融讀后認為很好,,讓自己的妻子,、女兒學習。班昭丈夫曹世叔之妹曹豐生,,也有才惠,,對《七誡》不同意,寫書反駁,,文辭也很可觀,。班昭七十多歲才死,皇太后素服表示哀悼,,派使者監(jiān)辦班昭的喪事,。班昭寫的賦、頌,、銘,、誄、問,、注,、哀辭、書,、論,、上疏、遺令等共十六篇,。她的兒媳丁氏替她搜集在一起,,又寫《大家讠贊》歌頌她。 樂羊子妻傳,,河南樂羊子的妻子,,不知是哪家的女子,。羊子曾在外面旅行,拾得別人丟失的一塊金子,,回來交給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之士不喝盜泉之水,,廉潔的人不吃別人輕蔑施舍的食物,,何況是撿到別人的金子來糟蹋自己的名聲呢?”羊子聽了十分慚愧,,于是把金子丟在野外,,而到遠方去找老師學習。學習一年回來,,妻子跪著問其緣故,。羊子說:“出去久了,想家唄,,沒有別的緣故,。”妻子便拿著小刀走向織機前,,說道:“這些織物來自蠶繭,,用梭子織成,一絲一絲加起來,,便成為一寸,,一寸一寸加起來,就成一丈一匹,。如果割斷了這些織物,,就會前功盡棄,浪費時間,。你在外學習,,應該每天學習一些過去不知道的知識,來成就美德,。如果半途回來,,和割斷這些織物有什么不同?”羊子聽了深受感動,,回去把學業(yè)修完,,竟然七年沒有回家。妻子常常勤勉地奉養(yǎng)婆婆,,還送些東西給遠離家鄉(xiāng)的羊子,。有一次,別家的雞誤入自己的園子,,婆婆偷偷地把雞殺了做菜吃,,妻子面對雞肉不吃而流眼淚,。婆婆問什么緣故,妻說:“我嘆惜家里太窮,,讓您吃人家的雞肉,。”婆婆聽了便把雞肉倒掉了,。后來,,強盜想侮辱羊子妻,便先劫持她婆婆,,羊子妻知道了,,拿著刀走出來。強盜說:“把刀放下,,服從我的可保全性命,,不服從我,就殺掉你婆婆,�,!毖蜃悠尢ь^向天長嘆,舉刀割頸而死,,強盜也沒有殺她的婆婆,。太守聽說此事,立刻捕殺強盜,,而賞賜羊子妻一些綢布,,用禮節(jié)埋葬她,并號稱“貞義”,。 程文矩妻傳,,漢中程文矩之妻,同郡李法之姊,。字穆姜,。有二個兒子,而前妻有四個兒子,。文矩做安眾令,,死在官位。四個兒子認為母親是后母,,恨毀之心日積,,可是穆姜慈愛溫和,撫養(yǎng)更加盡心,,衣食資財供給都比親生兒子加倍,。有人對母說:“四個孩子不孝得很,為什么不叫他們另外居住來疏遠他們一些?”答道“:我正用義來引導,,讓他們自己變好哩,。”后來前妻的大兒子程興生病很厲害,,后母內心不安,,親自調理藥和膳食,恩情極厚,。程興病了許久才好,,于是把三個弟弟叫來說道:“繼母慈祥仁愛,出自本能天授,。我們兄弟不知道孝順,,是禽獸心腸,。雖然母愛更厚,,我們的過惡也很深了�,!庇谑菍⑷齻弟弟送進南鄭牢獄,,說明母之恩德,也訴述自己的過失,,請求處以刑罰,。縣官報告郡守,,郡守表彰其母,,免去他家的差役,遣散四個兒子回家,,準許他們改過自新,,從此以后訓導更加明白,都成為良士,。穆姜年八十多歲死去,。臨終交代幾個兒子道:“我的弟弟伯度,智慧通達之士,。他所說的薄葬,,其意義很深。又有前朝一些臨死前的遺令,,都是圣賢的法令,,叫你們遵守,不要與流俗相同,,增加我的負擔,。”幾個兒子都照辦,。 孝女曹娥傳,,孝女曹娥,,會稽上虞人。父親曹盱,,能拉弦唱歌,,做過巫祝。漢安二年(143)五月五日,,于縣江逆流水婆娑起舞迎神,,溺水而死,找不到尸體,。曹娥年剛十四歲,,便沿江號哭,晝夜不斷聲,,十七天后,,便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151),,縣長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替她立了碑以資紀念。 吳許升妻傳,,吳許升之妻,,呂氏之女,字榮,。吳許升年輕時好賭博,,不理操行,呂榮常親自勤操家務,,來奉養(yǎng)婆婆,。數(shù)次勸丈夫讀書,每有不好之處,,就流著淚規(guī)勸,。呂榮之父恨女婿不爭氣,便叫女兒改嫁他人,。呂榮嘆道:“命該如此,,不該離異�,!笔冀K不肯回家,。吳許升感激自勵,于是遠去找老師學習,,后來成了名,。不久被本州征召,走到壽春,路上被強盜所害,。刺史尹耀捕盜找到了下落,。呂榮迎喪在路,聽到消息后便到州里,,請求見那仇人才甘心,。尹耀同意了。呂榮于是親手斷其頭,,以祭丈夫之靈,。后來郡遭寇賊,賊人想侵犯她,,呂榮跳墻逃跑,,賊子拔刀追她。賊子說:“服從我就能活命,,不服我就死路一條,。”呂榮說“:我決不受強盜的侮辱,�,!庇谑琴\子就將她殺了,。這一天疾風暴雨,,雷電黑天,賊子惶恐叩頭請罪,,于是殯葬了呂榮,。 袁隗妻傳,汝南袁隗之妻,,扶風馬融之女,,字倫。袁隗的事跡已見前傳,。馬倫少有辯才,。馬融家世富豪,陪嫁物資很多,。等到初成婚禮,,袁隗問她說:“婦人奉箕帚就算了,何必過于珍麗打扮呢,?”答道:“慈親垂愛于我,,我不敢違背親命。你如果想慕鮑宣,、梁鴻的高尚品德,,妾也請從少君、孟光之事了�,!痹笥终f:“弟先兄舉行婚禮,,世人以為笑話。今你的姐姐尚未出嫁,,你先出嫁可以嗎,?”答道:“我的姐姐品德高尚,容貌特殊,,沒有遇到好配偶,,不像一些鄙薄之人,隨便找個人罷了,�,!庇謫柕溃骸澳愀赣H做南郡太守,學問深奧,,文章成為一代辭宗,,而所在之職,常因貨財為損,,為什么呢,?”答道:“孔子大圣人,不免被叔孫武叔所毀,;子路是大圣人,,還有公伯寮的控訴。我父親得到這種情況,,本是應該的啊,。”袁隗默不作聲,,不能使妻子理屈,,帳外聽的人感到慚愧。袁隗既寵貴在當時,,馬倫也有名氣,。年六十多才死。馬倫之妹馬芝,,也有才義,。少時喪親,長而追感于心,,便作《申情賦》,。 龐淯母傳酒泉龐淯之母,趙姓之女,。字娥,。父被同縣人所殺,,而趙娥兄弟三人,當時都病死了,,仇人于是喜而自賀,,以為不會有人報仇了。趙娥暗地極為憤慨,,于是偷偷地準備刀兵,,常常坐帷車以等候仇家。十多年不能下手,。后來相遇在都亭,,便刺殺了仇人。于是到縣里自首,�,?谥姓f:“父仇已報,請求刑戮,�,!钡撻L尹嘉認為趙娥很有義氣,便解下印綬想和她一起逃走,。趙娥不肯離去,,說道:“怨恨塞心,以致身死,,是妾之名分,;結罪審理案件,是你的常理,。怎敢茍且偷生,,來枉公法�,!焙髞碛錾獾妹庥谒雷铩V菘け碚盟诘拈偫�,。太常張奐嘉獎嘆息,,用束帛之禮待她。 劉長卿妻傳,,沛縣劉長卿之妻,,同郡桓鸞之女。生一個男孩,,剛五歲,,而長卿死去,妻子防遠嫌疑,,不肯回娘家,。兒子到十五歲,,又夭折了。妻考慮不免要再嫁,,于是預先刑其耳以示決心,。同宗婦女都同情她,都說:“你家沒有別的意思,,假使有,,還可通過姑妹來表白誠心,何必貴義輕身這般厲害呢,!”答道:“從前我先君五更,,學問為儒者所宗,尊貴到了做了帝師,。五更以來,,歷代不廢,男的因忠孝顯著,,女的因貞順著稱,。《詩經(jīng)》說:‘無忝爾祖,,聿..厥德,。’(譯:不要辱沒你的祖先,,修養(yǎng)你的品德,。)因此預先自己刑翦,來表明我的心情,�,!迸嫦嗤跫献嗨母呱衅沸校@耀她的門閭,,號稱“行義桓厘”,,縣邑有祭祀一定給她送去祭余之肉。 皇甫規(guī)妻傳,,安定皇甫規(guī)的妻子,,不知是哪姓的女子�,;矢σ�(guī)第一個妻子死后,,再娶了她。妻子會寫文章,,能寫草書,,經(jīng)常替皇甫規(guī)當書記,眾人驚訝她的才能,。到皇甫規(guī)死后,,妻子年紀還輕而容貌很美,。后來董卓做了宰相,聽說規(guī)妻的貌美,,便用一百輛彩車,、二十匹馬,還有許多奴婢錢財作聘禮娶她,。規(guī)妻便穿著便衣到董卓那里,,跪下來陳述自己的苦衷,言語十分哀痛,。董卓命令奴仆都拔出鋼刀包圍起來,,并且說道:“我的威教,將使天下人降服,,難道在你一個婦人身上就行不通嗎,?”規(guī)妻知道不能免于一死,于是站起來破口大罵道:“你本是野雜種,,害了不少天下人,,還不夠嗎?我的先輩的清德,,舉世知道,。我丈夫皇甫氏文武全才,是漢代忠臣,,你過去還不是他的趨使走卒嗎,?竟敢在你君夫人面前干出非禮的勾當?”董卓于是把車子推到庭中,,將女人的頭懸在車軛上面,,讓奴仆們用鞭子棍棒使勁地打�,;矢σ�(guī)妻對拿棒棍的人說“:怎么不重重下手打呢,?死得越快越好�,!庇谑潜淮蛩涝谲囅�,。后人把她的形象畫出來,題了“禮宗”二字,。 陰瑜妻傳,南陽陰瑜之妻,,潁川荀爽之女,。名采,字女荀,,聰敏有才藝,。十七歲,,嫁到陰家。十九歲生一女,,而陰瑜死了,。荀采當時還年輕,常常擔心被家人逼她改嫁,,自己防御甚堅決,。后來同郡人郭奕死了妻子,荀爽把采許給他,,于是詐稱自己病很嚴重,,召采回家。荀采不得已回家,,懷著刀子自誓決心,。荀爽命令傅婢搶去她的刀子,扶抱她上車,,還擔心她憤激,,防衛(wèi)很嚴。女已到郭家,,便假裝高興的樣子,,對左右的人說:“我本立志要和丈夫陰瑜同穴而死,而不免被家中逼迫,,才到這里來,,素情不能遂意,怎么辦,?”于是命使女建四燈,,盛裝打扮,郭奕進來相見,,共談,,言辭不止。郭奕敬畏她,,便不敢逼她成親,,到天明才出來。荀采于是敕令左右備浴,。進浴室后關上門,,權令侍人躲開,用粉寫在扉上道:“尸還陰,�,!薄瓣帯弊譀]有寫成,怕有人來,,便用衣帶自縊而死,。左右的人沒有放在心上,,等到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斷氣,,當時人很同情她,。 盛道妻傳,犍為盛道之妻,,同郡趙氏之女,。字媛姜。建安五年(200),,益州部亂,,盛道聚眾起兵,事情未成,,夫妻被捕,,當處死刑。媛姜晚中告盛道說“:法律有一定的刑律,,一定無活的希望,,你可趕快逃走,建立門戶,,我留在獄中,,代你承擔罪責�,!笔⒌罌]有打定主意,,媛姜便解除盛道的枷鎖,替他辦些糧貨,。兒子盛翔當時五歲,,使盛道帶著他逃走。媛姜代替丈夫持夜,,應對不失,。估計盛道已經(jīng)走遠了,于是以實情告訴獄吏,,到了時候便被殺了,。盛道父子碰上大赦回家。盛道感激她的義氣,,終身不再娶妻,。 孝女叔先雄傳,孝女叔先雄,,犍為人,。父親叔泥和,永建初年做縣功曹,�,?h長派泥和拜檄文謁見巴郡太守,乘船墜入湍水淹死,,尸喪沒有回家,。叔先雄感念怨恨悲痛,晝夜號哭,,心不想活,,常有投水自沉的念頭。所生男女兩個,,都有幾歲,,雄便各作一個袋子,盛著珠子系在小兒身上,,數(shù)次說了訣別的話,,家人每防止她,經(jīng)過百多天稍為松懈,,雄便乘坐小船,,在父親墮水的地方慟哭,便自己投水而死,。弟弟叔賢,,那天晚上夢見姐姐告訴他道:“退后六天,當與父親同時現(xiàn)出水面,�,!钡綍r等待,果然與父一起,,浮于江上,。郡縣表彰,,替雄立碑,,畫出其像貌。 董祀妻傳,,陳留董祀的妻子,,是同郡蔡邕的女兒,名琰,,字文姬,。學問廣博,有才華,,能言善辯,。又懂得音律。先嫁給河東衛(wèi)仲道,丈夫死了,,沒有兒子,,回到娘家。興平年間,,天下大亂,。文姬被胡騎擄去,嫁給南匈奴左賢王,。在匈奴十二年,,生了兩個兒子。曹操以前與蔡邕是好朋友,,同情蔡邕后嗣無人,,于是派使者拿著金璧把文姬贖回來,再嫁給董祀,。董祀做過屯田都尉,,犯了死罪,文姬到曹操那里請求赦免,。當時一些朝廷大官和遠方使節(jié)都在座,。曹操對眾賓客說“:蔡伯喈的女兒在門外,現(xiàn)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钡鹊轿募нM來,蓬頭赤腳,,叩頭請罪,,說話時口齒清晰,意思很是悲慟,。大家聽了都變了顏色,。曹操說“:情況的確可憐,但是命令已經(jīng)下達了,,怎么辦,?”文姬說“:您老人家馬廄里馬匹上萬數(shù),將士多如樹林,,何不趕快派一匹快馬,,追回文件,救救垂死的性命呢,?”曹操很受感動,,便收回成命,免了董祀的死罪,。當時天氣正冷,,便賜給文姬頭巾鞋襪等物。曹操乘便問蔡文姬道:“聽說你家,從前藏有不少古書,,還能記得一些嗎,?”文姬說“:從前我父親賜給我古書四千多卷,因流離逃難,,生民涂炭,,沒有留下一點。現(xiàn)在我能背誦下來的只有四百余篇了,。”曹操說“:我現(xiàn)在派十名書吏到你家去抄下來,�,!蔽募У馈埃何衣犝f男女的界限很嚴,按禮節(jié)不能親相傳授,。請您給我一些紙筆,,正楷草書都行�,!庇谑浅瓡徒o曹操,,文字沒有遺漏。后來文姬對亂離的遭遇十分傷感,,追述往事,,作《悲憤》詩二首,第一首是這樣: 漢室政權旁落,,董卓破壞天常,。 圖謀篡奪王位,先行殺害忠良,。 逼迫獻帝遷都,,假傳圣旨長安。 海內到處興兵,,都想討伐不祥,。 董卓帶兵東下,金甲閃閃發(fā)光,。 中原士兵懦弱,,部隊多屬胡羌。 胡兵占領城邑,,所向無有抵擋,。 殺人不眨魔眼,尸骸遍布路旁,。 馬邊掛著男頭,,馬后拖著女郎。 長驅向西入關,哪管道路遠長,。 回首舊都已遠,,肝脾已經(jīng)腐爛。 擄掠成千上萬,,父母妻子離散,。 有的骨肉被俘,相見不敢聲張,。 稍有違背胡意,,必然嚴懲不貸。 刀柄握在我手,,隨時要你腦袋,。 誰敢愛惜性命,只是不堪打罵,。 有時鞭撻交加,,毒痛催人淚下。 早晨邊走邊號,,晚上痛哭悲泣,。 真是求死不得,想活談何容易,。 老天爺呀何罪,,我竟遭此大禍。 邊陲與華不同,,野窯不知文理,。 天寒霜雪滿天,春夜北風又起,。 大風吹我衣裳,,呼呼鉆入耳際。 起想父母親人,,唉聲嘆氣不已,。 聽到有客外來,心中十分歡喜,。 連忙打聽消息,,可惜不同鄉(xiāng)里。 忽然喜從天降,,骨肉親來迎己,。 欣喜自己脫身,可惜拋棄兒子,。 親生骨肉心肝,,永別再無會期,。 存亡從此永隔,不忍母子分離,。 兒子挽住我頸,,追問母親哪去。 別人說母將走,,何時再能相聚,。 母親平日愛我,今日為何不慈,? 我們尚未成年,,母親何不三思? 見此情景心傷,,恍惚如狂如癡,。 邊哭邊用手摸,臨行忽又遲疑,。 看我同行伙伴,前來與我告別,。 慕我獨得生還,,哭聲令人膽裂。 馬兒站著不行,,車輪忘記轉轍,。 觀者不盡..欷,路人也在嗚咽,。 拋開骨肉情懷,,狠心揮動馬鞭。 悠悠道路三千,,何日才能相見,? 想我親生姣兒,心中好似油煎,。 到家親人全無,,又無親戚在外。 城郭變?yōu)樯搅�,,庭宇遍生荊艾,。 白骨不知是誰,無人去為掩蓋,。 出門不聽人聲,,豺狼狂呼亂吠。 煢煢顧影自憐,,傷心痛徹肝肺,。 登高遙望遠方,,魂魄忽飛天外。 好像壽命已完,,旁人替我寬慰,。 勉強緩過氣來,雖生有何聊賴,。 再嫁給我董郎,,內心有所依傍。 我是命苦賤人,,擔心再被拋棄,。 人生曾幾何時,終年不免憂慮,。 第二首:可憐福薄遭災難,,宗族滅絕門戶單。 身被俘虜去匈奴,,歷盡艱險到羌蠻,。 路途遙遠山谷多,向東回首心悲嘆,。 晚上睡覺不安寧,,饑當進食不能餐。 常常啼哭淚難干,。 缺乏志節(jié)想死難,,即使活著無形顏。 到了遠方天氣寒,,北風呼呼雪花飛,。 沙漠成堆天色暗,草木無處能生長,。 人似禽鳥吃臭腥,,說起話來聽不明。 天寒歲暮我遠征,,晚上緊緊關上門,。 不能入睡心常驚,登上胡殿到廣庭,。 黑云壓城遮星月,,北風號呼響泠泠。 胡笳嗚嗚邊馬吵,,孤雁聲音更凄清,。 樂人有興彈琴箏,和聲聽來悲且清,。 心中苦悶無處訴,,想說又怕驚他人,。 含看眼淚往肚吞。 家中來人接歸寧,,只得拋開小姣生,。 兒哭母聲母心摧,掩著耳朵不敢聽,。 孤身一人轉回程,,對鏡已不似人形。 回想自己太絕情,,心中憂愁死復生,。 無盡的哀嘆。聽說有外地來的客人,,心裹總是感到歡喜,。迎著客人打聽消息,可總不是家鄉(xiāng)的人,。不期自己的心愿意外得以實現(xiàn),,親人前來迎接自己。自己得以脫離苦難,,可又要拋下自己的兒子,。天然的親人心相系聯(lián),想到分別就再無會期,。生死永遠地相隔,心中不忍與兒子告別,。兒子上前抱住我的脖頸,,詢問母親要到哪裹去?“聽人說母親就要離去,,難道還有回來的時候,?母親平時非常仁慈,現(xiàn)在怎么不仁慈了,?我現(xiàn)在還沒有長大成人,,母親為什么不好好考慮!”見此情景五內俱焚,,精神恍惚陜要發(fā)瘋,。一邊哭一邊撫摸著兒子,將要上路又生遲疑,。加上同時來的人,,前來告別相送。他們羨慕我獨自得歸,,悲哀的叫聲令人心碎,。馬被感動得踟躕不前,,車輪也因此停止了轉動。觀看的人都悲泣抽噎,,路上的行人也低聲哭泣,,越走越遠割斷戀情,行程疾速El益走遠,。悠悠三千里,,何時再相會?想到親生的兒子,,胸中悲痛欲絕,。到家后方知家人死盡,又沒有中表近親,。城郭變成了山林,,庭院裹長出荊棘和艾草。到處是不知誰人的白骨,,橫躺豎臥全都沒有掩埋覆蓋,。出門聽不到人的聲息,衹聽到豺狼的嚎叫,。對著孤影熒焭孑立,,震驚悲痛心碎欲裂。站在高處向遠方眺望,,魂靈飄忽離開軀體飛逝,。似乎生命走到盡頭,旁人勸慰自己放寬胸懷,。為此再次勉強活命,,雖然活著又有什么意思!將自己托付給新嫁的丈夫,,盡心竭力勉勵自己,。經(jīng)過流離已成卑賤之人,時常害怕再被新人拋棄,。人的一生有多少時間,,競心懷憂懼度完一生!第二首寫道: 感嘆命薄啊遭遇時難,,宗族遭殺戮啊一個不剩,。身被擄掠啊向西入關,歷盡艱險啊來到羌蠻,。山谷遙遠啊路漫漫,,回首束望戀戀不舍啊惟有悲嘆。曰暮應當就寢啊無法安睡,,腹中饑餓應該吃飯啊不能就餐,�,?傇诹鳒I啊眼不曾干,志節(jié)不是啊想死畏難,,雖然勉強存活啊已無人形,。那地方啊遠離太陽,寒氣凝聚啊盛夏落雪,。沙漠覆蓋啊塵土昏暗,,雖有草木啊春不開花。人同禽獸啊吃腥臭的食物,,說話聽不明白啊長得深目高鼻,。一年結束啊時光飛速遠逝,黑夜漫長啊門戶緊閉,。沒法入睡啊起惶恐,,登上胡人的宮殿啊立于寬廣的庭院。黑云會合啊遮蔽了月亮星辰,,北風凄厲啊肅殺清冷,。胡笳吹起啊邊馬嘶鳴,孤雁歸去啊其聲嚶嚶,。樂工興起啊奏響了琴箏,,音聲相和啊悲哀而又凄涼。心中思潮奔涌啊胸中積憤,,想抒發(fā)情緒啊害怕驚動樂工,,心含悲哀啊淚濕脖頸。家中已來迎接啊就要回歸故鄉(xiāng),,遙望漫長的道路啊丟下親生骨肉,。兒子呼喊母親啊哭不出聲,我掩住兩耳啊不忍聽見,。兒追趕我啊孤單單地追趕,摔倒后爬起來啊形容憔悴,�,;仡^望見此景啊感情為之破碎,心中悲絕啊死去活來,。 宜城教育資源網(wǎng)www.szhnbc.com |